癌胚抗原CEA检测方法及参考值
全称:癌胚抗原
英文名: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缩写:CEA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在细胞浆中形成,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然后进入周围体液。因此,可从血清、脑脊液、乳汁、胃液、胸腹水及尿液、粪便等多种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在多种癌症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简介
发现与命名:1965年,Gold和Fried首先从人类胎儿的肠道组织和结肠癌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共同的抗原成分,并命名为癌胚抗原(CEA)。
化学本质:CEA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酸性糖蛋白,分子量约为200kDa,由19号染色体上的CEA基因编码。
分布与存在形式: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含量极低。在血液中,CEA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也可与其他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
临床意义
辅助诊断: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可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转移性肝癌等常见肿瘤的辅助诊断。其他恶性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胆管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预后评估:血清CEA水平是判断肿瘤预后的因素之一。血清CEA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例如,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术前CEA水平越高,肿瘤的分期往往越晚,预后也越差。
疗效和复发监测:治疗前有CEA升高者,若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等有效,血清CEA浓度会下降到参考区间内;若治疗后血清CEA仅有部分下降或不下降,表示治疗效果不佳。血清CEA还可用于肿瘤治疗后的随访和复发监测,一般在治疗后2年内,宜每3个月检测一次,3~5年内每6个月检测一次。
正常水平
正常成人血清中CEA的平均含量小于5ng/mL。不同检测方法、仪器、试剂等因素可能导致正常参考区间有所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作用机理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CEA参与细胞黏附、信号传导等过程,对胚胎组织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在肿瘤细胞中,CE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肿瘤细胞通过异常表达CEA来促进自身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例如,CEA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免疫逃逸机制:CEA还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是最早用于检测CEA的方法之一,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且存在放射性污染的问题,目前已逐渐被其他方法取代。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批量检测等优点。 (EH10378 人癌胚抗原(CEA)ELISA Kit)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能够检测低浓度的CEA,减少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且检测速度快,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电化学发光法(ECLIA):属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一种,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CEA。
荧光免疫分析法(FIA):利用荧光标记物与CEA结合,通过检测荧光信号来定量CEA的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新兴的光电化学检测法:通过纳米材料和光致电化学反应来检测CE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为CEA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最近研究进展
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发现,CEA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断率。例如,CEA与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新型检测技术的探索: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如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量子点标记技术等被应用于CEA的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等来实现对肿瘤的诊断和监测。CEA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液体活检中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 | Leo Leo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EnkiLife的产品经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免疫学产品,喜欢探索各种科研话题,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