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中文名 | 大鼠胶质肉瘤细胞 |
| 细胞英文名 | 9L/lacZ |
| 细胞别称 | 9L/LacZ |
| 建系背景 | 9L/lacZ细胞于1989年从9L细胞系(大鼠亚硝基脲诱导的胶质肉瘤细胞系)发展而来用携带编码β-gal的大肠杆菌lacZ基因和带有G418抗性的Tn5新霉素基因的BAG复制缺陷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9L细胞然后将细胞在G418中培养14天克隆并评估β-gal的产生获得了9L/lacZ细胞。9L/lacZ产生高水平的酶并被选择用于研究。9L/lacZ细胞持续表达lacZ报告基因产物从E. coli衍生来的beta-半乳糖苷酶可以通过与组织切片的组织化学染色一样的方式来鉴定单个肿瘤细胞同一片子上的淋巴细胞和其它响应细胞可以通过双标记抗体进行鉴定染色细胞和背景的对比有益于图像分析。9L/lacZ细胞是少数允许量化分析的大脑微观肿瘤模型中的一种这种肿瘤模仿了人类大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特性。9L/lacZ细胞beta-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十分稳定但细胞培养数月后应该重新进行克隆。 |
| 组织来源 | 恶性胶质瘤;雄性;Fischer 344 |
| 生长特性 | 贴壁细胞 |
| 细胞形态 | 成纤维细胞样 |
| 培养基 | DMEM+10% FBS+1% P/S |
| 推荐冻存条件 |
30% 基础培养基+60%FBS+10%DMSO液氮保存 液氮保存 |
| 推荐传代比例 |
1:2-1:4(具体情况视细胞生长速度及密度决定) |
| 推荐换液频率 |
2-3次/周 |
| 生物安全等级 |
1 |
| 成瘤性 |
Yes forms tumors in the brains of CD Fischer 344 rats |
注意事项
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线咨询联系销售技术支持。